您好,欢迎来到安图县政府门户网站!

安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

2015-08-09 13:57 来源 : 安图县政府门户网站
打印 | 字号:

安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5年12月26日县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延边州委和安图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分析和把握安图宏观经济社会形势的基础上,立足县情,突出战略定位,谋划发展蓝图,制定《安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本纲要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安图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今后五年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和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依据。
 
一、背景条件分析
 
(一)“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全县上下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既定目标和工作思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软环境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亿元,比2000年增长54.1%,年均增长9.0%;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3 913万元、52 795万元、69 710万元,比2000年增长42.5%、66.2%、51.7%,年均增长7.3%、10.7%、8.7%;财政收入达到13 187万元,比2000年增长97.1% ,年均增长14.5%。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年均增长22.7%。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国企改制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坚持实施大开放战略,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取得实效。5年累计引进资金43.5亿元,东北虎药业、汪氏蜜蜂园、光明电站、新合钼矿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安图,并初显效益,为优势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加大投入,城乡道路、饮水改造、水库除险加固、江河治理、城乡电网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极大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永两旅游公路、明月镇至长兴公路相继通车,敦延高等级公路、安汪公路、老松公路等一批公路项目已开工建设;布尔哈通河、长兴河等河流险工险段得到初步治理;安图、大西、二青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明月镇自来水改造、城乡电网改造进展顺利;明月镇三个出口拓宽、城区道路改造和二道白河镇白山大街改造等工程已竣工,房地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加大长白山旅游公路沿线重点村屯改造力度,近两年整合各项资金1.26亿元,对沿线乡镇的重点村屯进行了整体改造。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职业、成人教育不断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卫生医疗条件得到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文化、体育、科技和广播电视等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达到8 375元,比2000年增长36.1%,年均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800元,比2000年增长50%,年均增长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1.6亿元,比2000年增长52.9%,人均存款达到10 062元。
 
(二)形势分析
 
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空间的不断增大,为我县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朝鲜、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不断加快开放步伐,为我们发展资源型产业项目、开展对外贸易、发展边境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国内环境看,全国经济正处于较快的发展期,各地都在竞相发展,要求我们经济落后县市“提速快跑”。同时,南方发达地区资本战略转移,也为我县引进资金、技术,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从县内环境看,我县面临四大发展机遇。一是扩权强县改革、大图们江区域开发计划启动和国家优惠政策的惠及,必将为我县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长白山管理体制改革,必将有效推动长白山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进而拉动我县经济增长。三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长珲高速公路、环长白山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彻底改善我县的交通环境,使安图的区位优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四是近年来我县进一步明确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全县经济稳步发展,干部群众发展意识不断增强,为安图实现跨越奠定了基础。
 
虽然我县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对经济发展拉动能力弱;城镇化水平低,承载能力不强;人才匮乏,干部职工整体素质不高;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等。 这些问题,在 “十一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总体构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创优环境、改革开放、项目建设为关键,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充分 依托比较优势,突出打好“长白山”牌, 强化投资拉动,全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民营活县、文化塑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建设以长白山文化为底蕴的生态经济强县,努力构建和谐安图。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走具有安图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以工业化为突破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首要任务,突出发展资源加工业,不断加大投入,扩张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安图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社会环境,全方位扩大开放,最大限度聚集各类社会资源,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
 
——坚持投资拉动,扩张经济总量。把投资拉动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扩张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发挥优势,构建特色产业群。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厚重的长白山文化底蕴,围绕“矿产、旅游、水电、药材和医药加工、绿色食品加工、林产”六大优势产业,培育和构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力度,消除贫困人口,保护和发展好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预期目标
 
——经济总量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1亿元,年均增长15.0%。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43 900万元、148 000万元、122 850万元,年均增长5.3%、23.0%、12.0%。财政收入达到2.9亿元,年均增长1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100亿元,前两年年均增长30.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3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0%。
 
——结构效益目标: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1.7:33.7:44.6调整为13.9:47.0:39.1;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由目前1.4吨标煤下降到1.1吨标煤左右。
 
——人民生活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 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000元以上;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6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3平方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社会发展目标: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100%、80%、90%;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31张、卫生技术人员52人;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7%。
 
——生态环保目标: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保持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清洁能源使用率分别达到90%、95%;森林覆盖率保持85%,水土流失率小于4%,土地退化治理率大于70%;城区民用燃气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5%、9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25平方米。
 
通过五年努力,使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游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理念,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以建设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高起点进行统筹规划,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将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支持等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交通、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事业建设进程,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缩小城乡差距。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积极推进城镇就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良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特产品基地,鹿、牛、蜂、森林猪等养殖业基地,有机稻米、烟叶、粘玉米等高效经济作物基地,积极打造绿色和有机品牌,推动基地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实现重点项目规模扩张和实力增强为目标,扶持发展现有龙头企业,带动医药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依托特色基地,积极引进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潜力的农副特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特色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市场网络建设为重点,培育发展服务于农村主导产业的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产业支撑
 
重点培育发展“矿产、旅游、水电、药材和医药加工、绿色食品加工、林产”六大优势产业,壮大规模,提高竞争力,形成产业支撑。
 
大力发展矿产业。加快以钼矿为主的矿产开发步伐,力争短期内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实现明显效益。重点抓好万宝、宝山、双山等钼矿项目建设,促其深加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同时,积极抓好金矿、铁矿、松花砚等其他矿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二道地热开发和综合利用,使矿产业成为全县最大的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形成对其它产业的强大带动作用。借助长白山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鼓励多元化投资、全民参与,突出抓好长白山旅游沿线景点、景区的深度开发,打造旅游精品,提升旅游品位。不断丰富旅游内容,在各产业中融入旅游要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工业观光游、生产活动体验游;进一步挖掘长白山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突出抓好长白山文化自然博物馆建设,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围绕发展“大旅游”目标,加强区域合作,做好客源互送等相关工作,拓展环长白山游;尽全力打通双目峰旅游通道,开展对朝边境游,使之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积极引导旅游行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注重引进国内大型旅行社到安图组建旅游企业集团,提高对旅游产业的开发能力。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开发具有安图特色的旅游商品,多方争取一批知名旅游宣传品牌,提升“长白山第一县”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数量达到8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
 
大力发展水电业。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全面完成在建和已规划开发电站建设;重点推进四湖沟梯级电站项目建设,力争蓄水发电。到2010年,使安图在全国小水电百强县的位次前移,全县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8 千瓦时,使水电产业真正成为全县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药材和医药加工业。科学制定中药材基地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以人参、轮叶党参、穿龙薯蓣等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并不断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使安图成为全国穿龙薯蓣种植第一大县和全省人参种植第一大县,打响长白山药材大县品牌。  2010年,全县中药材留存面积达到10 000公顷。着力扶持现有医药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经营水平,开发生产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交流与合作,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企业,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开发效益。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推进绿色食品的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积极争取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精心打造长白山绿色、生态食品品牌,逐步形成规模优势。重点围绕矿泉水、蜂系列产品、乳制品、山珍食品加工等上项目。全力推进现有两个10万吨矿泉水项目建设进程,积极引进强势战略合作伙伴,确保新上一个年产10万吨矿泉水项目,力争使矿泉水产业年生产规模达到30万吨以上。突出抓好汪氏蜜蜂园蜂产品系列开发,打造全省蜂产品第一大县。加快推进长白山生态牧业公司乳制品加工、世纪天盛速冻食品加工等项目建设,并积极开发有机大米、鹿产品、森林猪加工等项目。
 
大力发展林产业。以现有林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积极发展林木加工业。充分依托县内森工企业和俄罗斯森林资源,解决林木加工企业原材料供应问题;引导现有林木加工企业以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步伐,开发终端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对具备一定基础、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林木加工企业,扶持其不断扩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积极为新引进的克马柚木业等企业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达产达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尽快盘活东北(延边)木业,使其发挥应有效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多种经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此外,以创新流通方式为重点,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公用事业等传统服务行业的改组和改造,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综合性物流服务业,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通讯、咨询、法律和科技等中介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做大两点,做强一线”的发展战略,科学确定城镇的定位和布局,突出产业带动和功能配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做大两点,发挥中心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将明月镇作为一点,充分依托我县生态完好和长白山历史文化遗存丰厚的优势,统筹开发区域内的山水资源,赋予其独具特色的长白山文化特征,把明月镇建设成为以医药和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为支撑、以长白山文化为主题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同时,主动接受延吉市的辐射,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把明月镇打造成为延吉市的后花园。将二道白河镇与松江镇作为一点,主动接受长白山旅游的辐射,实行统一规划、一体化发展,把其建设成为以矿泉水产业为支撑、以商贸流通为特点的旅游综合服务城。通过五年的努力,把两点建设 成为辐射全县的两个中心,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做强一线,发挥沿线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加大长白山旅游沿线重点村屯产业建设力度,扶持沿线村屯发展切合实际的产业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做强沿线旅游、牧业、药业三条特色旅游经济带。科学规划,合理撤并整合村屯,集中力量打造规模超千人以上的重点村,引导山区农民 逐步向长白山旅游沿线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按照“适度超前、科学规划、集中投入”的原则,用足用好国家政策,重点加强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等建设,不断提高发展的承载力。
 
加快交通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和抓好境内的一条铁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五条公路(敦延高等级公路、东清至二道高速公路、老松公路、安汪公路、环长白山公路)建设,确保在规划期内全部完工;加快通村公路建设进程,实现“村村通”目标,彻底改变交通闭塞的现状,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以完善水利设施为重点,做好三0一水库、白河水库、羊草水库除险加固,抓好布尔哈通河、长兴河、古洞河险工险段综合治理,提高城乡防洪抗旱能力。以保障生产生活供水为重点,加大城镇供水水源建设力度,积极运作岛安水库备用水源项目;加快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进程,使农村人畜饮用安全水率达到100%。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城镇公用设施建设功能为重点,全力抓好明月镇环路、敦延高等级公路明月镇绕越线、集中供热、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工程,不断提高城镇的硬件建设水平。合理开发房地产,5年开发房地产100万平方米,消除棚户区。把绿化作为改善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位的重要手段,以建设富有特色、生态良好的园林城镇为目标,打造绿色精品,创立绿色品牌,确保提前两年使明月镇达到吉林省园林城镇标准。重点抓好江河两岸、道路两侧、近郊山顶、城镇三角地带,以及长白山文化博览城、二龙山公园等游园的绿化工作,全面提高城镇的绿化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开发并重,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以安图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省首批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单位”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加大对大气、污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综合整治力度,提高环境质量。强化治山、治水措施,积极实施参后还林、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矿山复垦、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加强土地整理,完成1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立足长远发展,坚决停止和放弃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经济活动,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依托资源优势,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的结合点,努力构建以生态产业为支撑的生态经济框架。以生态项目为突破口,突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实现“生态效益化,经济生态型” 。
 
(六)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推进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围绕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整合教育资源,按照一乡一校的办学模式,创建寄宿制学校,开展集中办学,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中小学教育水平;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扩大高中段教育招生规模,高质量培养实用人才,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疾病救治体系,提高群众医疗保健水平。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壮大文体产业,支持和保障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生活。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不断提高新生人口质量。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民族宗教、老年人、残疾人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加大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为重点,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救助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以投资拉动为重点,为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不断扩大投资规模,解决投资拉动不足的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一,强化内生力,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提高民营经济的规模和档次,形成强大的内生力。
 
大兴全民创业,迅速膨胀民营经济规模。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为本、创业立身”的优良文化,培养、宣传创业典型,形成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社会导向,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兴实业、上项目,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
 
强化服务职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投融资、技术进步、企业管理、信息和政策咨询、人才引进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发展民营经济的工作考核机制,督促各级干部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修订完善扶持政策,灵活办事,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资金、电力、土地、项目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为优势民营企业膨胀发展提供保证。支持和帮助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增投入、上项目、搞改造,并促其与国内外强势企业合资合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引导民营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搞好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第二,强化外引力,全方位招商引资上项目。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引进外资、加大投入的主要手段来抓,全力招商引资上项目。
 
突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坚持把引进工业项目、大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作为重点,加大引进力度,带动工业经济发展。注重政策招商,进一步整合我县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外商到我县投资办企业;注重资源招商,科学分析现有资源的开发潜力,牢牢掌握资源开发的主动权,努力形成资源工业的规模效益;注重产权招商,鼓励有实力的投资主体,通过联合、租赁、承包、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资产重组,盘活存量。
 
构筑招商平台,全力推进开发区建设。把安图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上项目的重要平台和关键措施,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进一步完善“产值分计、税收分享”等相关配套政策,全力推进建设进程,使开发区真正成为吸纳医药、绿色食品加工及其他产业项目的有效载体,支撑区域经济发展。2006年,全面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开发区内现有项目建设进程的基础上,力争再引进2—3个大项目;2007年,启动发展区建设,并做好征地等前期工作,在“十一五”期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期内,视项目建设和发展需要,启动建设延伸区。同时,全力抓好二道白河镇矿泉水园区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中国长白山矿泉水第一园区;利用榆树川原有厂房、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优势,全力推进榆树川建材加工园建设。
 
精心搞好项目包装和储备,开拓项目来源。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精心选择一批起点高、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进行论证和包装,以项目引资金,以项目促开发,以项目促发展。大胆开拓项目来源,促进项目储备主体多元化,建立广泛的项目开发储备参与机制,多渠道、全方位征集和储备项目。
 
第三,强化上争力,积极争取上级扶持。
 
紧紧抓住我县享有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切实加快水利、交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同时瞄准国家产业投资导向,做好项目上报和跟踪工作,扩大产业项目投资规模。加强项目管理,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对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使上级投入发挥效益。
 
(二)创新体制和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继续完善企业改革。引导企业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引导和帮助企业通过产权转让等方式,引进域外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与经营分离的运营机制,规范国有资产运营。
 
积极探索社会事业领域改革。通过实施营利性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管办分离等方式,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和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广电等社会事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朝鲜族教育改革,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政事分开、单位用人自主、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加强社区等城乡基层组织改革,发挥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的社会化管理作用。
 
稳步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配套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行规模化发展。
 
加强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和建立资本、产权、土地、技术、信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要素市场结构,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提高要素市场发展水平。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实施“人才兴县”战略,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支撑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积极采取培训、交流、轮岗、上挂、下派等方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培养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增强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实用技能人才。
 
多渠道、全方位招才引智。通过设立人才发展基金、提供优惠条件等措施,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采取委托研究、项目合作、技术服务、短期聘用等方式,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利用“外脑”加快发展。
 
优化人才使用环境。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各种奖励制度;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各种待遇;深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稳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数量,增加企业人才数量。
 
(四)优化环境,为发展创造外部条件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加快发展步伐。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兴创业文化,完善市场开发、创业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各界人士兴办实业。借助省加快发展长白山旅游的机遇,创新发展思维,牢固树立依托长白山开发区、服务长白山开发区、受益于长白山开发区的理念,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加快信用监督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打造“ 诚信安图”。
 
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突出为企业、为群众搞好服务。建立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政府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深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基层。
 
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增强执法人员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政府行政监督和执法监督工作,建立长效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清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健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增强法规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引导和推动作用。深入开展“平安安图”创建活动,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依法治县,依法行政,为全面改善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