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规划成果公示

2016-11-16 08:16 来源 : 安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打印 | 字号:

《安图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规划成果公示

《安图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规划成果已由安图县市人民政府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即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程序报批。在上报审批前,现依法向社会公示,征求市民意见,诚请广大市民踊跃提出修改意见,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公示期自2016年11月16日起至2016年12月16日止。

公示网址:www.antu.gov.cn

市民请以书面形式提出意见,反映意见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一)文字稿件请直接送至或邮寄至:安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邮政编码:133600

(二)电子邮件请发至:atxghc@163.com

(三)传真请发至:0433-5824031

咨询联系人:张俊恒    咨询电话:0433-5830977

 

安图县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16日

 

 

《安图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的主要内容如下,查阅更详细全面的规划成果内容请下载附件。

 

《安图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主要内容

1规划期限和范围

1.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6-2020年,中期为2021-2025年,远期为2026-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1.2规划层次

1) 县域

冀安图县行政管辖范围,面积7438km²,重点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 城市规划区

面积213平方公里,重点加强规划区统筹发展规划。

3) 中心城区:

东至长珲高速公路和吐月山以东,南至吉珲客运专线和经开区东南边界,西至迎月山和邀月山东坡及明月镇镇界,北至望月山南坡。

面积7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3平方公里,重点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2 县域发展目标与战略

2.1发展目标

1)总目标:

把安图建设成为“长白明珠,圣洁安图”。

2)阶段目标:

近期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中期目标:2025年,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远期目标:2030年,建成“美丽安图”。实现五化同步、五位一体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走向富裕阶段。

2.2发展策略

1)区域协调策略

重点加强与长白山地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主要城市的旅游发展协调和产业发展协调。

2)生态保护策略

加强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做好河流水系的综合治理工作;发展生态农业,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植树造林、园林绿化提升城镇生态环境质量。

3)产业提升策

融入区域,加强产业合作;三产联动,打造旅游业、绿色食品产业、新兴工业三大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价值链;空间整合,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依托县域南部、北部两大产业发展核心,带动县域发展。

4)城乡一体策略

产业先导,增强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点轴集聚,引导人口向南北两极和发展主轴集聚;量质并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支撑城乡发展的支撑设施体系。

3城市性质和职能

3.1城市性质

以新材料和休闲旅游为主,以山水宜居为特色的长白山旅游度假城市。

3.2城市职能

(1)以长白山为依托的旅游度假城市。

(2)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新兴工业基地。

(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山水宜居示范城市。

4城市规模

规划2030年,安图县域总人口为29.9万人。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1.5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6km²,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0m²。

5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5.1县域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双心三轴”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

(1)双心——形成县域南北两个发展核心

北部发展核心:由中心城区、石门镇、亮兵镇组成。县城承担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居住等服务功能,同时面向长吉图发展轴沿线客流发展养生度假、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旅游业;石门镇作为县城服务功能的补充,主要为经开区提供小规模的基本生活服务及居住配套,发展民俗旅游,以及作为县城户外运动旅游的延伸区;亮兵镇主要发展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与县城旅游发展互为补充。

南部发展核心:由二道白河镇、松江镇和两江镇组成。二道白河镇重点发展以矿泉水疗养为主的高端度假,松江镇重点承接长白山旅游服务功能外溢,发展长白山旅游接待、文化旅游和特色购物旅游,两江镇重点依托雪山湖景区,发展湖泊度假、水上运动旅游。

(2)三轴——三条城镇聚合轴。

县域城镇发展轴:依托省道203,串联县域南北两个发展核心,构建县域城镇、人口聚集和旅游业发展的主轴。

北部区域协同发展轴:依托吉珲客运专线、长珲高速等构成的东西向综合交通走廊,串联亮兵镇、县城和石门镇,对接长吉图区域发展。

南部区域协同发展轴:依托规划建设中的省道208、蒲左高速,形成“Y”型发展轴,向西连接长白山池西区、抚松市和长春市,向东连接延吉市,是安图展开长白山区域合作的主要轴线。

5.2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形成“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镇(乡)—中心村”四级镇村体系。

5.3城乡职能结构

规划形成综合型城镇、旅游型城镇、工矿/旅游型城镇、农贸/旅游型城镇的职能分工。

5.5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以绿色发展为前提,形成旅游业、绿色食品加工业、以及以伊利石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为主导,以特色农业为支撑,工业与旅游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产业大力发展以绿色山珍产业、中药材产业、特色养殖产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第二产业发展引导,首先做精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包括矿泉水加工产业、绿色山珍食品加工业和保健品与现代中药产业。其次积极培育新兴工业,主要是伊利石新材料产业。最后优化提升传统产业,主要包括木制品产业、矿产资源加工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引导,主要在旅游产业、商贸物流业以及生活服务业的发展。

5.6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形成“中心城镇(服务全县)—重点镇(服务镇及周边一定区域)—一般镇(服务镇及周边农村)—中心村(服务村及周边居民点)—村庄居民点”五级市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中心城区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建设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文化馆、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可合建文化综合设施。

重点镇设立文化站、科技站、青少年之家、影剧院、图书室、老年活动站等,可合建文化综合设施。

一般乡镇设立文化站、科技站、图书室、老年活动站等,可合建文化综合设施。

中心村建设设立文化室。村庄居民点设立文化室。

5.7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由长图铁路、吉珲客运专线、长珲高速公路和302国道构成北部走廊,由东北东部铁路和汪蒲高速公路构成南部走廊。

交通枢纽节点2处,分别为中心城区和二道白河镇。

 

6中心城区规划

6.1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四点六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四点:由四个城市中心节点共同形成一个城市中心,分别是城市商业中心节点、城市行政文体旅游中心节点、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节点和城市生活服务中心节点。

六片区:六个功能片区,分别是瓮声片区、九龙片区、河南片区、河东片区、佰山片区和经开区片区。

6.2中心城区功能片区规划

1)瓮声片区

东至现状环岛、南至长兴河、西至布尔哈通河、北至望月山南坡,面积3.69平方公里。以居住和商业功能为主。

2)九龙片区

东至布尔哈通河、南至安图三中、西至城市西入口、北至布尔哈通河,面积2.08平方公里。以居住、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功能为主。

3)河南片区

东至吐月山西坡、南至布尔哈通河、西至长图铁路、北至长兴河和布尔哈通河交汇处,面积1.71平方公里,以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为主。

4)河东片区

东至新建的220KV高压走廊、南至长兴河、西至现状环岛、北至望月山南坡,面积1.03平方公里。以居住和公共服务功能为主。

5)佰山片区

东至长图铁路、南至佰山木业和汪氏蜜蜂园南边界,西至布尔哈通河、北至吉珲客运专线和长图铁路交汇处,面积0.62平方公里。是以特色工艺品加工为主的产业片区。

6)经开区片区

东至长图铁路,南至石门镇区以北,西至布尔哈通河,北至302国道,面积3.20平方公里。是以伊利石加工产业为主的产业片区。

6.3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1)行政办公设施。保留县委、县政府、水利局、林业局、公安局、法院等设施质量较好的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气象局从瓮声砬子迁至石门山,机动车检验所从高铁站东侧迁至高铁站以北。

(2) 保留现状县文化活动中心和长白山文化博览城。在翁声砬子规划一处文化设施用地展示安图革命历史文化、在福兴河湾区规划一处文化设施用地展示满族龙兴文化、在长兴河与布尔哈通河交汇处规划一处文化设施用地以朝鲜族文化体验为主、在河东片区滨河规划一处文化设施用地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等功能。

(3)教育科研用地。保留现状职业教育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在原址扩建完善设施。配合瓮声砬子整体改造,将安林中学搬迁至一中西侧,保留现状其他中小学。规划新建完全中学一所,位于河东片区;规划新建小学4所,分别位于河东片区中部、河南片区的石门山以北地区、瓮声片区的东部和西部。

(4)体育用地规划。保留现状体育场、全民健身体育馆和门球场。在河东片区现状220高压线之间的大面积空地处规划体育用地一处,建设为本片区服务的体育设施。在河南片区石门山北侧规划体育用地一处,建设游泳馆等城市级体育设施,兼顾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服务。

(5)医疗卫生用地规划。保留现状安图县第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站、血站、卫生监督所等医疗卫生设施。中医院搬迁至河南片区西北部,原用地进行功能调整。疾控中心搬迁至三中以南,原用地进行功能调整。在河南片区石门山以南规划医疗卫生用地,建设老年专科医院。在河东片区规划医疗卫生用地,建设综合医院。在瓮声片区西北部规划医疗卫生用地,建设明月镇卫生院。

(6)社会福利用地规划。在河南片区石门山以南规划集中的社会福利用地,可建设养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儿童福利院等设施。

(7)文物古迹用地规划。保留位于吐月山西坡的安图烈士陵园。

(8)宗教用地规划。保留位于长兴河北岸和瓮声砬子东侧的安图县新安基督教会。

6.4商业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形成“城市级、片区级和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1)城市级中心:共1处,位于瓮声片区明月路、新安路和瓮声街交汇处,在现状基础上结合瓮声砬子改造等优化提升。

(2)片区级中心:共3处,分别位于高铁站前、河南片区和河东片区。高铁站前主要提供综合商业服务和旅游服务。河南片区的商业设施位于布尔哈通河两岸,结合棚户区改造和旅游服务需求进行设施建设,主要面向游客提供旅游服务;河东片区的商业设施位于片区中心,提供综合型生活服务。

(3)社区级中心:结合各综合居住区规划社区级商业中心,布局农贸市场及小商品市场,服务半径大约800-1000米。

6.5城市道路与交通

建设一个符合本地城市特色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高效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城市特色产业和旅游服务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铁路:长图铁路进行扩能提速。保留现状客运站和货运站,并结合扩能提速进行必要的改造;吉珲客运专线建设安图西站,与长途客运站、公交场站等形成综合交通枢纽。

公路:302国道城区段改线,从望月山和吐月山外侧绕行,减少对外交通对城市的干扰;203省道城区段现状环岛以南段保持不变,现状环岛以北沿长兴河北岸改线。

公路客运站:在高铁站北侧新建一级公路客运站,加强与城市公交的无缝衔接,实现对外交通与公共交通“零换乘”,建成城市综合性交通枢纽。

城市道路:基于带形河谷地区狭长地理条件,重点解决两个狭长发展带的快速联系,加强经开区的对外联系,总体形成“十一横六纵”干路系统。长兴河北岸:“三横四纵”干路系统;布尔哈通河两岸:“八横两纵”干路系统。

公共交通:由城区公交网络和城郊公交线路构成。城区公交网络主要服务中心城区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形成沿干路和支路结合的公交线路,营造具有旅游特色的城市公交网络,3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90%。城郊公交网络主要服务中心城区周边村镇的出行需求,与城区公交网络衔接。

6.6城市绿地规划

以建设“国家园林县城”为目标,构建“一核、一圈、六廊道”的绿地系统结构。

(1)“一核”:加强二龙山公园建设,形成城市生态休闲绿核。

(2)“一圈”:依托城市周边山体建设山地运动公园,形成环城运动休闲体验圈。

(3)“六廊道”:四条天然生态廊道和两条人工生态廊道。四条天然生态廊道是沿二龙山和布尔哈通河廊道、沿长兴河廊道、沿福兴河廊道和沿石门山廊道。两条人工生态廊道是沿220KV高压走廊设置的望月山—吐月山廊道和沿规划绿地设置的望月山—邀月山廊道。

7环境保护

1)水污染防治

加强水质监控,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控制饮用水水源地的各类污染物排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中心城区工业企业应尽快配备完善污水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各工业企业要不断改革节水工艺,提高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减少排污。

2)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中心城区集中供热,逐步取消各企事业单位的小锅炉及家用小火炉,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控制建筑施工、露天堆场、道路交通扬尘污染,加强城市道路、社区绿化,实现城市扬尘污染的有效控制。

加大中心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对中心城区通行车辆的种类、数量进行适度控制,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检测制度,对尾气检测不合格的禁止在城区行驶。

3)噪声污染防治

重点加强商业、文化娱乐噪声扰民情况的监督管理,规范沿街工商店铺的经营秩序,统一规划,清除马路市场及流动商贩,减少环境噪声。

严格管理施工工地噪声,进一步规范夜间施工许可证的发放程序和条件,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加大夜间无证施工违法行为的查处。

强化城市交通噪声控制,中心城区设置禁鸣区,限制过境车辆在中心城区通过,禁止拖拉机及发声超标车辆入城行驶。

4)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

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规范垃圾集中收集和运输,生活垃圾采用卫生填埋法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

完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相应实施细则。

 

8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2030年安图县中心城区用水量约为5.18万立方米/日。规划扩建安图县现状水厂,规模至2.6万立方米/日,占地2公顷,水源来自安图水库。规划在城区东北侧新建安图县第二水厂,规模为3万立方米/日,占地3公顷,水源来自长兴水利枢纽工程。

2)污水工程规划

规划安图县中心城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安图县中心城区至2030年均日排放污水量约为3.1万立方米/日。(1) 规划扩建安图县现状污水厂,规模至3万立方米/日,占地3公顷。负责安图县城污水的处理。

(2) 规划新建经开区污水厂,规模为1.5万立方米/日,占地2.7公顷。除安图经济开发区外,该污水厂还协调处理石门镇产生的污水。

3)雨水工程规划

规划安图县中心城区一般地段设计降雨重现期为2年一遇,重要地区或短时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损失的地区设计降雨重现期为3-5年一遇。

规划区的雨水最终排至布尔哈通河、长兴河和福兴河。规划雨水管道充分利用地形,就近、分散排入河道,以减小管径,缩短管道长度,减少造价。

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安图位于II区,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85%。

4)电力工程规划

2030年中心城区最大供电负荷为102兆瓦。

规划保留现状安图66千伏变电站,并进行扩建,变电容量为2×31.5兆伏安。保留现状东丰塔66千伏变电站,完成至东丰塔变电站的输电工程,变电容量为2×40兆伏安。规划南部工业区建设一座66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为2×40兆伏安,占地4000平米。

规划保留现状中心城区内高压走廊,部分对景观影响较大区域电力线路进行入地改造。并预留未来220千伏及66千伏进出线走廊。规划220kV电力走廊宽度为40米,66kV电力走廊宽度为15米。

5)通信工程规划

预测电话量为7万部,移动电话量为11.5万部。规划保留现状的电信局所,按照需求规模进行扩容。

规划保留现状邮政局及四个邮政所。

中心城区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6)供热工程规划

预测中心城区总供热负荷为365兆瓦。规划集中供热率为90%,则集中供热负荷约为330兆瓦。扩建在建区域锅炉房,总装机规模为5×65吨/时,占地3.0公顷,作为中心城区主要供热热源

规划新建区域锅炉房一处,装机规模为2×58兆瓦,占地面积为2.5公顷,作为中心城区东北部供热热源。分散采暖用户采用电采暖、燃气采暖或者新能源采暖方式。规划集中供热管网采用闭式双管制高温热水管网。

管网采用直埋式枝状布置。

7)燃气工程规划

预测中心城区年总用气量为1060万立方米。规划气源来自吉林省龙井市天然气气源。近期新建天然气门站1座,占地面积为0.3公顷。中心城区燃气管网采用中压一级制。天然气管网布置采用环状为主、环枝结合的方式。

8)环卫工程规划

规划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取1.0公斤/(人·日),中心城区2030年生活垃圾产量约为115吨/日。

规划将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工艺改造,形成集垃圾回收-焚烧-填埋于一体的综合处理场,实现垃圾资源化,减少垃圾填埋量,满足远期的垃圾处理需求。规划在中心城区新建五座垃圾转运站,占地均为0.1公顷。规划设置一处环卫车辆停车场,结合垃圾转运站设置,占地0.1公顷。

6.8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1)防洪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中心城区段布尔哈通河、长兴河和福兴河防洪标准应达到50年一遇。布尔哈通河南岸(经开区段)防洪标准应达到20年一遇。规划通过将防洪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安全完善的防洪体系。

2)抗震防灾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按照地震烈度VII度设防。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主要对外通道的沿线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及学校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灾时救护医院、消防站、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加油站等均按照高于本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一级的标准进行设防。

规划主要对外通道及区内主要道路为疏散救援通道。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和学校操场等作为避震疏散场地,人均固定避震疏散场地应不小于2平米。规划避震疏散人口按50%考虑,共需固定避难场所11.8公顷,规划设置固定避难场所有效面积为21.5公顷。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时完善相应的应急避难配套设施,统筹安排应急避难所需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

3)消防规划

规划取消现状消防站,新建3座消防站,每座面积0.6公顷。

消防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统一供给。消防供水与市政给水采用同一套管网系统。利用用城市道路和住宅区道路作为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净空不小于4米。建立县政府统一领导的指挥平台,将所有的应急电话和指挥机构整合一起,真正实现全警联运、全民联运。建设119报警服务或者建设三警合一通信服务,建设火警调度专线系统,建立无线消防通信。

4)人防规划

在集中行政办公、城市广场、交通枢纽、商业文化中心等处建较大型的地下综合人防工程,在居住区建分散的地下人防工程。

人防建设指标为人均人防面积1平米,防护标准为6级(含)以上,按照留城人口80%的控制指标,远期总人防工程面积约9.2万平米。

规划保留现状人防指挥中心并完善现有七个人防专业队的建设。

规划警报设施达到每平方公里设置一台,覆盖率达到100%。

 

 

 

附件1-安图总规文本

附件2-安图总规图集

附件3-安图总规说明书